阅读记录

《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》

第16章 鞭炮齐鸣,锣鼓喧天(周一求波推荐票

《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》小说免费阅读


刘二乙成了钱进的勤务兵。

他下乡行囊都是刘二乙收拾的,把搪瓷缸擦的干干净净,衣服叠的整整齐齐。

钱进把金盒子拆平了塞进床板之间,顺手压上《红旗》杂志:

“你们不用天天去忙活,后面歇歇。”

“不过二乙你帮我看家,谁来都别开门——居委会昨儿刚逮了两个撬锁的盲流!”

四小齐刷刷点头,活像四只啄米的小鸡。

提起众多的物资,他解释说:“吃的我留的不多。”

“因为我回城时候带的东西不多了,这次下乡我争取去跟老乡多换点粮食回来。”

他把一直没吃的杂粮交给了刘大甲,又给留下一碗咸菜。

不能留肉。

太豪奢,太惹眼。

自己控制下偷偷吃还没什么,要是被带出去让邻居们看到了必然是**烦!

晚饭他们吃的也是咸菜。

对四小来说这还是极美味的食物。

21世纪的咸菜用料充足,各种香辛料和油料往死里放。

钱进已经买的是便宜且普通那种咸菜了,倒入碗里后还是油汪汪的。

相比之下四小家里的咸菜多是盐水泡萝卜缨之类,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。

四小尝过后立马点头:“比肉还香呢。”

早上钱进跟徐卫东汇合。

徐卫东穿一身旧军装,看他背一挎包还拎一网兜顿时惊呆了:

“你是去支农还是赶集?”

他往装咸菜的罐头瓶子上看一眼,很羡慕:“嚯!榨菜丝油汪汪的,百货大楼**的吧?”

钱进紧了紧捆扎的麻绳:“不是说乡下能换山货嘛,我把家里钱和票都花了。”

徐卫东恍然:“哦,你还真准备下乡做买卖呢,行,我没看错你,胆子大。”

然后他又嘿嘿一笑凑钱进跟前:“说好了咱俩分一起,我要跟你沾光。”

钱进说:“行。”

人生地不熟的地方,有个熟人照顾是好事。

碰了头,两人乘坐公交车去了农工局。

农工局跟市武装部是邻居,两个单位共享了一块大操场,今天劳动突击队的报道工作就在操场进行。

此时操场上锣鼓喧天、鞭炮齐鸣,墙头糊着“抓**促生产“的标语新鲜得能蹭一手红漆。

主席台上站了十几个领导,各单位支农队举着红旗,呼喊声不绝于耳。

徐卫东很诧异:“这次支农行动搞的规模很大啊。”

“可能是台风来的急吧。”钱进在胳膊上别好‘泰山路劳动突击队’的红袖章。

他目光扫过,操场墙上贴满了支援农村的秋收动员令。

空气中飘着油墨味和汗味,喇叭里循环播放的《东方红》混着人群的嘈杂,让他大感震撼又大感新奇。

不过他知道这种场景以后难以见到了。

明年开始经济挂帅,这种支农支边的活动应该会停滞。

“老钱!这儿!”有人在大吼。

钱进看过去。

朱韬挥动的红旗扫过周耀祖的解放帽。

周耀祖清点人手,他们队里还差两个人就齐了。

大家伙凑在一起抽烟闲聊,对于当下场景毫无触动。

其他队伍也是这样。

钱进发现自己一开始看到的热烈其实都是表象,细看参加支援劳动的人员,一个个不是满腹牢骚就是抱怨连连。

此时又有人招呼他:“钱进、钱进,谁看见钱进同志啦?”

是刘有牛找来了。

钱进露出笑容:“牛哥,你怎么也来了?”

刘有牛说:“这次要赶在暴风雨来临前突击收玉米,任务很重,基本上海滨市各大单位都动员劳动积极分子参加了。”

“我们单位肯定得派人,大家伙不愿意去乡下受苦,我就上阵了,毕竟我本来就是农村人。”

他建议钱进这一队人手跟自己去红星刘家生产队:“那是我老家,咱熟门熟路,到时候有话好说、有事好办。”

“行啊。”突击二队的成员都乐意。

支农行动动员大会开场。

领导们轮流讲话。

思想高度拔的很高,却不是说说就行了,好几个领导要亲自带队下乡支农。

这次不止徐卫东,二队其他人也纷纷说:“以前可不是这样,这次支农行动声势浩大啊。”

“夏天抗洪那次都比不上这次。”

“坏了,这次不会真要上前线吧?规格不对啊!”

动员大会结束,有农工局的工作人员过来查看手续。

他在接收单上扣了公章,挥手说:“好,你们人齐了就开路以马斯吧。”

十几辆自行车浩浩荡荡出发。

再次走了一遍通往红星刘家生产队的土路,这次赶到目的地的时候场面就隆重了。

刘有牛骑车带路到晒谷场,老远就有大红横幅映入眼帘——

热烈欢迎市劳动突击队支援我队秋收!

二十几个孩童敲着搪瓷盆列队。

等他们来了便噼里啪啦的敲打起来。

队伍前头是个穿中山装的老汉,老汉紧走两步,粗糙的手掌裹住周耀祖的手:

“各位同志,俺们老乡可把你们盼来了!”

刘有牛哈哈笑:“旺财叔行了吧,俺这些人是自己来的,没有城里的照相师和记者啥的。”

刘旺财是生产队队长,他也笑起来:“别瞎说,咱不是重视照相师啥的才搞这个,是重视各位来支援的领导。”

刘有牛大咧咧的说:“哪有领导?这四个是我同事,那一队是俺街道的邻居。”

“跟家庆同属一个街道。”跟来的刘有光昂头说。

刘旺财问:“那不用搞面子事了?”

周耀祖说:“不用,队长你给我们找个落脚地方,我们放下家伙什就上工吧。”

台风已经登陆,他们必须争分夺秒。

但时间上已经是中午时分。

刘旺财说一句‘皇帝不差饿兵’,就让人将准备好的午饭端上来。

一大盆煮的老玉米,一大盆地瓜面面条,下饭的是切碎的香椿叶。

春天腌制的香椿能留到秋天,全靠舍得放盐。

切碎的咸香椿还保留着一点春天的鲜味,撒入面条里一拌竟然很好吃,配一瓣大蒜,钱进感觉比什么海苔拌饭还要香。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
【退出畅读,阅读完整章节!】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[ 章节错误! ]      [ 停更举报 ]
猜你喜欢
小说推荐
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不以盈利为目的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