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《女穿男之古代科举日常》

2. 邻居

《女穿男之古代科举日常》小说免费阅读

第二天一大早鸡叫声传来,二狗反射性的要蒙被子睡。

心里骂着哪个神经病在厂子里养鸡啊,让不让人睡。

拽不动迷糊醒来,睁大眼转动脑袋瞅着四周,立马清醒了。

翻过身闭紧嘴巴,庆幸自己睡觉从不打呼噜,也从不说梦话。

小李氏先起床,昨个的疲劳消散,此刻心情好,用粗糙的大手摸上二儿子的额头,试试还是温热,不由皱紧眉头。

范大郎睁眼见这情形,当没看着,自顾自穿衣穿鞋出了房门。

大狗再过三四年就好找婆娘了,三狗机灵听话,二狗闷性子随他,憨笨憨笨的,命硬,扛过这阵就好了,婆娘就是瞎担心。

心底最深处还是觉的往后肯定会再有几个娃的底气,养老有倚仗。

早晨还是面条,只不过上面不一样的浇头,冬天腌制的萝卜缨子酸咸菜,正儿八经的当碟子菜。

吧唧着吃着饭,老李氏问二狗咋样了,听着大儿媳妇说还是难受,浑身滚烫,哦了声脸上有些不好看。

心疼喂了五年的粮食,娃都能中用了,可现在正是下地忙时候,真是病来的不巧。

小孩子们会看脸色,更放轻了声音。

大人们心情不好的时候,不找事都得被骂,还是不凑上去的好。

吃完饭,大人们都去了东屋。

双手一托俩咯吱窝抱起让站地上,看着站都站不稳,脸色通红,嘴里喊着头疼、肚子疼的二狗,赶忙放到了床上。

到底是自己生养这么大,小李氏开口道,“这确实是真下不了地,娘。”

老李氏转头骂她,“我哪是让娃下地啊,二狗不是我孙子,这看着更严重了,得送去让村里郎中看看,拿点草药吃。”

小李氏忙对婆婆说好话,她刚才还以为婆婆是试探二狗是不是装的呢,真是想错了。

于是其他人拿好农具出门,小李氏背着二狗去郎中那。

小河村百户人家,村里就一个能瞧病治病的。

别看都叫郎中,可知道不是啥正儿八经的大夫,就是个会用土法子的。

吃药管不管用全靠运气,有的吃好多天还越来越严重的也只能自认倒霉。

敲门进去,郎中婆娘领着走去堂屋,小李氏瞧着这瓦屋,多看了眼。

屋内,小李氏说完啥情况握紧手,心里想着别花太多钱。

婆婆就说让送来,也没给钱,得花偷偷攒的私房钱。

明明是大房,可是挣的钱都不在她手里,不过想想自家男人是公婆的长子,心气平和了点。

郎中让娃张大嘴看舌苔,然后把脉、问了好些哪疼,咳嗽、肚子哪哪都问了个遍。

另郎中没想到的事,说的出乎他所想的准确。

几乎问孩子哪疼,都只会说这疼那疼,可这娃会说这里一点点疼,肚子拧着的疼,嗓子又干又发痒,光想咳嗽啥的。

说的这么准确,郎中也没故作高深,算出多少钱,收了钱,转身去屋内配草药。

看着郎中掀布帘子进去,小李氏露出心疼的表情。

竟然花了八个铜板,八个,家里一个鸡蛋就卖一铜板呢,真是黑心。

都是一个村的,祖宗都是一个姓,沾亲带故还得喊个大爷,骂上一番,心里没那么难受了。

等郎中出来又是挤出来的笑,送上好话,拿好两包药,牵着娃的手往家里走。

二狗看着没心情背的小李氏,也没张口说让慢点,被拽着机械的往家走。

其实他也觉的两包药居然这么贵,掀开布帘子的那一下,他看到是那种抽屉的木柜,抽屉都贴有繁体字。

但想想哪怕寻常的草药,怎么搭配,多少量,也确实是本事。

一路脑子晕呼,手脚都软软的,倒是没觉的累,跟飘着似的。

到了家,急促喘着气,喝多少水还是跟火烤的似的。

厨房里,小李氏看一包药直接是等于四个铜钱,三碗水煮成一碗水,煮的时候可是认真,倒入碗里端给儿子让喝下去。

看着吹一口喝一口,喝完了还倒了半碗水涮涮让儿子喝。

二狗直接仰口喝了,想想也是稀释的药,没啥。

这边小李氏拿到厨房,又倒了一碗水自己喝了,砸吧砸吧嘴,她也是喝了值四个铜板药的人,笑着把碗洗干净,又收拾收拾,赶紧出了门。

带儿子去拿药,也不能耽搁下地。

翻完地得赶紧种上油菜、丝瓜、南瓜、冬瓜、茄子,要不然今年吃啥。

*

屋内,喝完药眼睛和眼皮就忍不住沾一起,二狗迷糊想着,喝完药犯困看来是不变的规律。

他这睡的香,等再次醒来,明显感受到肚子不疼了,脑袋不晕了。

他真没想到,一包药就能这么厉害。

哪次感冒吃药不得吃个六七天,现今这一包药就好了,这么厉害。

自个摸摸额头,不烫了,笑的直咧嘴。

强撑着力气下了床,头发短短散着,也没扎小揪揪。

水盆里一看,小麦色皮肤,眼睛不大不小,鼻子高低适中,嘴巴不薄不厚,脸型咬肌充足的小方脸。

这典型的中原长相啊,跟课本里画的一样。

摸摸腮帮子,摸摸额头、鼻子、嘴巴,别说,这长的真是周正。

看哪哪好,左照右照,美滋滋。

自夸自个的看了好一会,走去厨房。

这病一好,胃口就有了,就是掀开看着空荡荡的锅,啥吃的都没有,不禁失落些。

走出厨房,抬头看蓝天白云,往前远看,院子外是摇晃飘动绿叶的树枝和几种不认识的鸟儿正在摘花吃呢。

一簇簇白绿相间的点缀,美的像幅画。

趟床上就是看破旧的房梁,这一出来顿觉天高景阔,心情倍爽。

怪不得都说生病了不要窝在房间里呢,这心情一扩,敞亮极了。

他在这逛悠完整个院子,就去了屋后看看鸡圈,数数那么几只。

反正这家里现在就他自己,自在的没人看着,屋子也都看了个遍。

完全看下来,还是爷奶住的主屋最好,布置也最好。

肚子更响了,去院子里拿起水瓢舀水喝,井水甘冽,打了个冷颤。

其实水应该煮开沉沉底才是,有碱。

自我安慰,喝多了顶多就是有点结石,旁的没啥。

一番心里疏导,没有了顾虑。

小河村的河流虽深但平缓,因为一望无际的平原,田多水少,尤其是夏季更是得挑水灌溉,就指望那条河,所以每户人家自家吃水都是村里那口井。

扁担挑水回来倒大缸里,上面盖个板子,保持干净,每天挑水吃用,也是每户人家的必备劳动。

转悠完,转身回屋躺着节省力气。

刚走了两步,门口传来喊他的动静。

一回头一眼认出人,原来是邻居家的奶奶。

村里人家的门都不高,虽然小李氏出门随手一闭,但门口处人一望就能看整个院子。

甚至不少用的篱笆门,到人胸的高度,出门随手用个小木棍卡上就当锁门了。

要是有事找,直接门口一嗓子喊,屋里人听着就出来了。

都每天见,闻着声就知道谁,村子里没有那么多讲究,也没个敲门那一说。

老人招手,“二狗,就说昨个和今个两天没见你这娃哩,是不是饿了,走,去俺家吃饭。”

二狗走到门口,因为个子矮,仰起脸笑着说道:“谢谢陈奶奶,我等家里大人回来就好。”

老人哎呦一声,满脸慈祥,这么点个小娃娃,这么乖巧,真是心软软。

要旁的娃一听吃饭不得赶紧来,这孩子,真是跟他爹小时候似的老实巴交。

二狗没想到大人问一声就只是问一声,直接被抱起来去了她家。

陈奶奶本性陈,住他家东边,因为从前二狗见大人就低头内向的性子,所以搜遍记忆也不知道是哪个村嫁过来的,有啥兄弟姐妹。

不过陈奶奶家可比自家富裕多了,就一个儿子,一个孙子,名字也是专门找人起的,叫范彬。

小名叫彬彬,二狗他们都喊彬彬哥。

以前领着他们几个小的玩,但上邻村的学堂后,就很少见到了。

二狗被放到木凳上,不一会陈奶奶端来饭菜,一看咕咚咽了下口水。

金黄的小米粥,馒头,炒鸡蛋和蒸菜。

馒头是自家种出来的小麦磨成粉发的面,颜色不大好看,却麦香浓郁的勾人。

老陈氏摸摸娃的头,“这是早上剩的,我给你温热了下,锅里还有,快吃吧。”

二狗擦擦嘴角,又说了声谢谢陈奶奶,看的出来这盘鸡蛋明明是刚炒出来的。

去院子洗洗手,背后擦擦,左手拿起馒头,右手拿起筷子,双手都上,吃了起来。

一口下去,馒头香甜的眯起了眼睛,再喝口小米汤,肚子顿时温乎乎的舒坦。

老陈氏看着这孩子,越发慈爱。

这娃以前怕生,古话说生次病长回心眼呢,还真是。

瞧瞧这多么稀罕人,吃东西闭上嘴嚼,一点都不埋汰,也不往外撒,自家孙子没上学堂的时候,那吃个饭满碟子用筷子翻肉,打手多少次不改,也就上学堂后,夫子拿尺子打着改了。

吃了两个大馒头,喝了两碗稀饭,炒鸡蛋和榆钱树叶的蒸菜吃的光盘。

总结出战绩,二狗睁大眼不由脸红了。

他吃的时候,满脑子好吃好吃,可哪想到能吃这么多。

明明一顿一个馒头吃不了,零食都能吃饱的胃。

只好自我安慰,这身体缺油水饭量大正常,正常。

老陈氏看着这娃抿着小嘴,满脸不好意思,哈哈笑了。

搂进怀里夸了夸,起身收拾。

娃吃的这么香,还是她手艺好不是。

二狗见此,忙上手给落碗碟。

老人、孩子一起走去厨房,老陈氏不让他沾手,他就拿起抹布去把桌子擦了,又给把地拿扫帚扫了扫。

老陈氏笑的不行,看着娃倒腾着小短腿忙,一时间冷清的家里充满了笑声。

忙活完,一老一少拿着小板凳坐屋檐下拉呱。

听小娃问多少时辰了,老陈氏手上给扎着小揪揪,抬头只看了一眼天,就说出来。

听到是刚未时(下午1点),二狗直接说陈奶奶好厉害,心里却想着,这还是来这第一次吃上正儿八经的午饭。

想到这才觉的饭食顶着肚子,有些撑。

听着陈奶奶说她的孙子很是淘气,掏鸟蛋、课堂上不认真听课总是被夫子罚站啥的,二狗忍俊不禁,在絮叨的话语声中,慢慢泛起了困。

老陈氏转头看着头一点点的,牵起手让在孙子床上睡觉。

二狗他看着宽敞的房间,结实的木床,放些书的书桌,颜色好看、无一丝补丁的床单、被罩,连忙摇头说回去睡。

“这么平整、干净,我怕给弄埋汰了。”说完往门口走,“陈奶奶,再见,我回去睡了。”

老陈氏看着进去院子后,才往自家走去。

这孩子,哎,怎么能这么懂事啊。

*

吃饱喝足的午觉,直接睡到了被家人吵醒。

脸上都是疲累,听到不发烧了,也只是点头说那就好,老李氏拍拍娃的小背,让去拿板凳。

二狗他还想说中午从邻居那吃了饭的,被这一打岔,心想等会再说。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
【退出畅读,阅读完整章节!】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[ 章节错误! ]      [ 停更举报 ]
猜你喜欢
小说推荐
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不以盈利为目的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