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渡鹤》
《渡鹤》小说免费阅读
沈晏乔望着言朔那尚且稚嫩的脸庞,张了张嘴,心里的语又凝在了嘴边。她深知此事绝非表面这般简单,那背后一定是更深的浑水。上位者的棋局里,他们不过是笔锋掠过纸面的墨点,比枝头残雪更易消融。
原来一个月前,覃老夫子突然摊在床上,一病不起。
这个中缘由,还要从这贺家说起。贺霄原是平州灵丘县上倒卖菜蔬的商贩,大概三年前在平阳郡攀附上郡守府采买,生意自那之后做的风生水起,倒成了半个权豪之家。前些时日,贺家不知怎的盯上了县上这座书院的地皮,口口声声要买下来。
老夫子自青年时便在这书院教书育人,与师娘在此相依相伴半生。如今师娘已逝,年迈的老夫子对这方土地有着难以割舍的情谊,自然坚决不肯卖。可贺家哪管这些,仗着权势三番五次前来驱赶占地的家丁,硬是要强买强卖。
那日,一伙贺家家丁气势汹汹地闯进书院,对着正在授课的老夫子和学童们呼来喝去,扬言非要这块地不可,摆明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。听说那领头的一脚踹翻讲案书桌,笔墨纸砚散落一地,当时覃夫子气得浑身发抖,一时面色煞白,踉跄着栽倒在满地狼藉之中。
沈晏乔压根没想过报官。如今的贺家是平州数一数二的富商,背后更有郡守府撑腰。这穷乡僻壤的书院里不过些老弱妇孺,县衙那些官老爷但凡有点脑子,没人愿意为了这点小事得罪郡守。即便击鼓鸣冤,县令最多也就是装模作样升个堂,最后必定不了了之。沈晏乔并不指望这小小的灵丘县能出什么青天大老爷。
说来蹊跷,贺家本在平阳城做生意,那里紧邻淮州、青州,是南北商路交汇之处。而灵丘县不过是平州下辖的小镇,这书院又地处偏僻,四周都是些破落户,对贺家能有什么用处,再说以贺家的势力,要强占这么个小书院易如反掌,何必劳动他们家的大少爷贺聿亲自出马?
整件事背后似有只无形的手在操纵,透着说不出的诡异。沈晏乔看得清楚,他们要这块地怕是另有图谋,只是这图谋究竟是什么,她一时也猜不透。虽然真相仍笼罩在迷雾之中,但这份扑朔迷离反而激起了她骨子里的执拗,越是看不透,她越要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。
沈晏乔吩咐孩子们将院子外那残烂一地的篱笆收拾起来,说罢就匆匆进了内院。
内院厢房里,炭火盆烧得正旺,将整个屋子烘得暖融融的。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翁仰卧在床榻上,跳动的火苗映着他泛着病态潮红的面容。
沈晏乔立在门边,望着那张熟悉的面容,曾经神采奕奕的脸庞如今布满了岁月的沟壑,就像一张被反复展开又折起的宣纸,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光泽。她的鼻腔酸涩,不忍再细看,眼神渐渐变得飘忽,思绪飘回到初来灵丘县的那段时光。
沈晏乔的父亲在鹤都为官,至于当年担任何职,如今又身居何位,她一概不知,也从未想过要去知晓。
自她记事起,她与兄长便跟着母亲在鹤都旁的小县里相依度日。母亲常说,父亲一心扑在都城的政务上,实在无暇顾及他们。
那年隆冬,家中突然传来父亲升职做大官的消息。满心欢喜的母亲,以为苦日子终于熬到了头,一家人即将苦尽甘来。然而,等来的并非家人团聚,而是一封冰冷无情的和离书。
且说这孟漪心死之后,带着她的丫鬟琴娘,领着两个年幼的孩子,一路辗转来到了平州灵丘。那负心汉倒也留下了一笔颇为可观的钱财,靠着这笔钱,两个妇人和两个孩子,日子勉强还能维持。
可平静的生活并未持续太久,孟漪不知怎的就生了病,病得愈来愈重,整日整日都是病恹恹的。前来看诊的大夫们众说纷纭,各执一词,谁也说不出个确切病因。
直到一日遇到一位云游四方的江湖郎中。这郎中有些真本事,只瞧了瞧孟漪的病症,便摇头叹道:“心病难治啊。”虽想尽办法,为气息奄奄的孟漪多延续了些时日,可最终还是无力回天。
孟漪离世之时,兄长沈宥青年仅十一岁。他说是立志学习医术,治病救人,便决然拜入那江湖郎中门下。沈宥青跟随郎中离去后,家中便只剩下叶娘与年幼的沈晏乔。
彼时的沈晏乔,年仅八岁,却对读书识字充满了强烈的渴望,求知若渴。琴娘心疼这孩子,便将她送进了覃衡的书院求学。
听闻覃衡当年在科举中功名显赫,却对仕途毫无兴趣。只在这普普通通的小镇一隅,寻一处偏僻之地,开办一所书院。书院颇为破败,平日里只教寥寥几个学生,收取的学费也十分低廉。
覃夫子这人,性情有些古怪,脾气暴躁,平日里不苟言笑,落落寡合,从不与人亲近。他一生只有一个妻子,膝下无子无女。
他常言道,自己并非收徒,只是做个教书先生,传授些学识罢了,称不上是师父。只因沈晏乔天资聪慧,学习东西比旁人快,他便私下里多教了她一些。
在沈晏乔及笄那日,覃衡为她取了“风禾”二字,取自《书·金縢》中的“风禾尽起”。
他目光殷切,对沈晏乔说道,前路天高路远,只盼她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,顺应天时,一路顺遂,越走越远。话落,他自己却忍不住老泪纵横。
想到这,沈晏乔更觉逝者如斯,那样一个表面脾气又暴又冷而实则心软得一塌糊涂的怪老头,这样鲜活的一个人,怎会就这样缠绵病榻,再难起身了呢。
肩头一沉,“琴娘去给老夫子煎药了。”一只匀称修长的手轻轻落在她肩上,带着几分安抚的意味。
只见说话的是个年轻男子,身长体瘦,眉清目秀,风姿洒落。
沈晏乔垂下眼帘,遮住了已经布上了一层水雾的眼睛。
沈宥清温声宽慰着她:“老夫子的病情如今已基本稳住,最多再过半月,便能下床走动了。”
沈晏乔回眸看向兄长,轻声说道:“有劳兄长费心了。”她心里明白,近一年来老夫子身体每况愈下,此番不过是生气动怒,急火攻心,才让病情提前恶化罢了。
沈宥清素来清冷自持,此刻面对妹妹,竟显出几分难得的局促。
他只觉这个妹妹与寻常的女子都不同,全然不见大家闺秀的气质,也不像平常小姑娘那样活泼娇气,倒有些书生气和匪气。
夫子病后,沈晏乔托人稍信不过半月,沈宥清就马不停蹄地奔赴到了灵丘镇。到了书院之后,他一面为夫子治病,一面在书院忙前忙后,沈晏乔看在眼里,感激之情盈满心间,又觉得开口道谢显得生分,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。
兄妹二人相对而立,一时竟寻不出合适的话语。多年来天各一方,全凭尺素传情,如今久别重逢,反倒不知该如何相处了。
*
沈晏乔浑身骨头像是散了架,又酸又疼。日行已西,残日将她的影子烤成一张薄纸,平阳城城门终于在官道尽头浮出轮廓。
灵丘县距平阳郡估摸着有二十里地,沈晏乔就硬生生地从晌午走到了黄昏。并非是她对距离没有概念,只是她一向觉得自己身体并不柔弱,所以兄长要帮她雇个马夫时,她毫不犹豫地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【退出畅读,阅读完整章节!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