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九零小巷来了个大美人》
《九零小巷来了个大美人》小说免费阅读
第113章第113章
【状元火锅】
徐梦走出了韩季明的大宅,这才想起刚才那通电话竟然是韩季明打过来的,到最后他也没留下电话号码。
不过她只嘀咕了一下,就把这事儿放到脑后去了,不管一直追着她问的韩凌凌,往火锅店跑。
“下回见啊。”
“他跟你说下周日电话。”
徐梦这才想起来,明明可以打回去的。
说好了今天是跟张明卿见面的日子,她人到火锅店的时候,店里的生意还是很好,这个季节吃火锅的人不少,张明卿没有在楼下大堂,见到是徐梦来找人,汪霞赶紧把人带进楼上的一间办公室。
张明卿正在按着计算器算账,见到是徐梦进来,冲她招了招手,让她自己找地方坐。
“怎么样?”
张明卿脸上看不出表情出来,只是略抬了抬头说:“暂时只铺了两家的货,还看不清楚销量,我今天找你过来,就是想拉着你一起去市场看看情况,我手头上也没什么事儿了,咱们走吧。”
她刚才算的是店里的账目,这段时间火锅店的生意倒是很好。
“但我估计,等到了夏天生意会差一些。”张明卿说:“靠一家火锅店还是差些。”
以前徐梦没给她说这些,她心里还没现在这么活络,可仔细算下来一笔账,才知道靠着一家火锅店,赚到现在这样已经算是就极限了。
两人开着车,就来到了京市最大的农贸市场。
这回是张明卿领着路,一边走一边聊。
两人最后在一家调料摊子面前停下来,张明卿扫了一眼,没见到火锅料摆在外面,心中已经隐隐有不好的猜测了,当她堆上笑脸去问对方的时候,老板一脸不耐烦的说:“张老板,说实话这个东西没有卖过,我也没什么把握,前几天我是给你放在前排的,卖得并不是很好。”
说着话,从案板的下面,拿出一包火锅底料出来。
张明卿也是老狐狸了,一看哪有不明白的,这哪里是没有放在好的位置上推,是彻底没有推过,她强压住心中的怒火继续问:“那,前几天销的怎么样?”
老板连个正眼都没给她:“一包都没卖出去,白占我这么一个位置啊。”
那就是推都有可能没推过了,张明卿顿时没压住心头的火气。
恰好这时候有人在旁边看到两人手里拿着的火锅
料,好奇的问:“这个就是火锅料吗,多少钱一包?
老板的脸色变了变,再看向张明卿的眼神就带了些古怪。
十几分钟过后,两人把这家调料摊子上的火锅料都撤了回来,搬回到车子上面。
张明卿重重的呼吸了几口气,心里面跟自己说要压住火,但最后还是没忍住。
这事儿是谁整的已经很明显了。
她本以为这事儿都结束了,她的馆子也开起来了,生意也做起来了,但没想到李家那边还是盯着她,但她心中的那一股气,是怎么都消灭不了的。
别人越是不让她做的事情,她越想做好。
不是死盯着她不放?
不是不想她出人头地吗?
看着这一堆堆的调料,徐梦也很头疼,这种东西是有保质期的,食品类的卖不掉就只能压在自己手里,店里是可以用,但是现在店里已经用了现炒的锅底,再用回这种包装的,就有些走回头路的意思。
“现在怎么办?徐梦问。
都不用问,就知道另外一家情况差不多。
果然两人又去了另外一家,得到的结果也是差不多的,老板很“无奈的从柜子里面取出来,然后告诉张明卿,卖的效果不太好。
张明卿想都没想,就从对方的店里面把货给撤走了。
两人心里充满了愁苦,尤其是徐梦,一起参股的那六千块钱,还是她这几个月来在火锅店的分红。
张明卿更是心里发苦,来她店里吃饭的,都是学生,基本都是在宿舍住,居住的环境有限,到是周围来她店里吃饭的居民,对火锅料很感兴趣,她店里一个月下来,倒是能卖掉千儿八百的底料,但这点销量,完全消耗不了现在产出来的库存,而再过几个月气温就上升了,底料会更难卖。
怎么办,怎么办,张明卿也在这样问自己。
徐梦咬咬牙:“与其烂在手里,不如拿去叫人零卖。
张明卿问:“怎么说。
徐梦当初可是在火车站外面卖过西瓜,卖过地图,最是知道火车站那边的人流量的可怕,就算火锅底料在调料市场上折戟沉沙,但要销出去这部分库存却是不难。
“我想找一批人,在火车站卖掉。徐梦越想越觉得有意思:“咱们这批货给这些分销商的利润是多少,百分之三十啊,我找人直接零售,都不用百分之三十的利润,火车站这么大的人流量,我不信卖不完。
张明卿现在是被打击的一点想法都没有了:“这事,是真的吗?
徐梦却是有信心的很:“咱们这店的特色是什么?
张明卿:“不就是个火锅店吗?
徐梦摇头:“错了,咱们这可是京大和清大门口的火锅店,吃这家火锅的客人,可都是全国最有名的几大高校的学生,你想啊但凡国人,哪有没听过这几所学校的。
这年头,拿着这两个学校的学生证,在外面可都能要到一顿饭吃。
就说明这几所学校的吸引力有多大了。
出差的,旅游的,谁不想带点东西回去,带点京市特色的东西回去?
“可是,这跟咱们火锅店有什么关系。
“跟火锅没关系,可咱们跟清大京大关系,虽说火锅的原产地不是咱们这里,但外地人**,再说了咱们这可是跟状元们吃的同款的火锅,怎么着带回去给孩子们尝尝,也是个好兆头。徐梦指着外包装说:“这个外包装还是没特色,下次在这里多印一个——吃状元同款火锅,还有咱们这个地址,联系地址就是清大外面,这就是咱们要宣传的地方,赶紧去找个广告公司,印一个一人高的宣传页出来,这些你去做,我先去找人卖。
“你能找到?
“我先试试。
长春巷和以前的大槐树有很多老熟人,闲在家里没正经工作的人也不少,自打徐梦卖西瓜挣钱了的事传了出去,后来是有好几个人找她打听过卖西瓜的事情,而且那会儿西瓜也下市了,徐梦也不做这个生意,于是大大方方的也跟人说过。
至于后来这群人一窝蜂的去卖地图,那就是后来的事情了。
当时卖地图的那些人,基本上都是大槐树的老邻居。
这些人有很长一段时间活跃在火车站,一直到气温降低,生意也不好了以后,这才歇了去卖地图的心思,但现在还有几个继续卖的,据说生意也不错。
于是当下两人分开行动,张明卿拉着一车货,先回店里,然后就是去广告公司定做标签。
徐梦则是去了大槐树,直接去找到了虎子妈。
虎子妈如今也没上班,但她也没闲着,儿子开了面馆以后,就在儿子面馆里面打杂,而现如今连同虎子爸也在馆子里干活,相当于一家馆子养了三口人,这对别的饭馆来说人也不算多,但陈虎这馆子很小,盈利本来也不大,所以有段时间陈虎妈也跟着别
人一起,去火车站卖过地图。
到后来冯燕文去当老师了,还接手过她的一部分库存。
一直干到后来,卖地图
的人越来越多,生意也确实很冷清了,虎子妈这才没干这个。
这会儿生意不好,陈虎一家三口正闲在店里,见徐梦过来了,陈虎脸上红扑扑的,赶紧招呼她坐下:“吃些什么不?
陈虎妈也赶紧给她倒茶。
中午的时候徐梦在韩季明家里吃了一点,但下午四处跑,她又饿了,果然青少年的身体底子好,饿的也快,看了看餐牌:“来一碗拉面吧,你这馆子里就只卖拉面?
她以前也经常来这里吃面,小碗羊汤底子的拉面才八毛钱,走的是实惠的路线。
陈虎马上去后厨扯面去了,虎子妈则是坐在外头,跟徐梦聊了起来:“这店太小了,一共也坐不了几个人,我们也不是很有本事的人家,虎子也就是个初中毕业,要不是实在找不到工作,也不会想到搞点小生意糊口,不像你会读书,考个大学,以后找个办公室上班才好呢。
他们家也只有虎子爸是个正式职工,但收入也不高。
前些年单位领导想塞自家亲戚进去,就给虎子爸也办了内退。
像这种内退下来的,单位也就发个基本生活保障,退休金要等到五十五岁正式退休了才能拿,所以以前条件还算不错的陈虎家里,一下子就不行了。
徐梦却还记得小的时候,陈虎家里条件算是好的了,那会儿他爷奶还在,三个工人,家里多多少少能靠老人帮衬着,自从他爷爷奶奶也走了,家里收入一下子少了好多,当年也得亏占了双职工,虎子爷爷奶奶又只生了一个儿子的便宜,家里才能留下一间门面出来。
“那你有没有想过卖点别的?徐梦问道。
虎子妈叹了一口气:“谁说不想呢,咱们在这小地方开店,做的就是街坊邻里的生意,东西卖贵了没人吃,做的不好也没人吃,我本来想做点早餐卖的,但我家又不擅长做包子,一来二去的还是卖面条保守些,店铺至少是自己的,不用房租,一个月能挣点糊口的,但——
她没说完的就是,给虎子娶媳妇怕是难。
就连这家店面,也是从住的地方挤出来的十几平米。
这么小的店,挤着三个干活的人,要不虎子妈怎么觉得压力巨大呢。
正说话的功夫,陈虎已经扯了面下锅了。
再等了
分把钟不到,一碗拉面就送到了徐梦手上。
徐梦看着这么大一碗面,哭笑不得:“虎子哥,我要的是小碗。
小碗八**,大碗一块,刚才她给的是八毛钱吧。
陈虎搓了搓手,难得的显出些腼腆出来:“你吃饱些。
虎子妈笑了笑:“他就是这样,给你了你就吃吧,你今儿过来是有什么事吗?
冯燕文还偶尔来这边吃碗面,照顾照顾他们家生意,徐梦却是很少来这边了,陈虎这孩子从小就喜欢徐梦,但也知道自己是个笨人,配不上她,所以也没有多的想法,只是每次徐梦过来吃面,他会多煮一点儿,生怕她吃不饱了,虎子妈心里清楚,只是没点破。
喜欢这姑娘的人多着呢,也不止虎子一个,还能真的都去娶了徐梦去?
这姑娘长得好看又是这边难得一个懂事的,这一片的男孩儿就少有不喜欢徐梦的。
见陈虎全家人都盯着自己看,徐梦低下头去,吃了一口,然后赞道:“味道真不错,还是以前的味儿。
陈虎就更高兴了。
徐梦赶紧说:“不过下次就按正常碗给我煮面就好。
虎子妈说:“听到了没,总这样人家以后不好意思来了。
陈虎一个快两米的个子,听到这话憨憨的笑,忙点头应是。
徐梦这回是真的饿了,吃了好几口才开口跟虎子妈说正事儿:“有个生意想跟你谈,你想试试吗?
(本章完)